政府购买服务是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工具,具有很强的探索性。近年来,湖南财政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改革覆盖面不断扩大,有效激发了政府效能、社会动力和市场活力,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特别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在全国首创 “政府购买服务外网信息平台+内网电子财政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制度设计与业务操作“同频共振”,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健全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政府购买服务绩效管理链条。
一、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稳步推进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建立领导协同机制。沿着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推进时间轴,早在201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拉开了我省改革序幕。省政府建立由常务副省长任总召集人,财政、民政、编办等11个部门参加的省级联席会议制度。省直有关部门相应确立由内设财务部门牵头的内部协调机制,各市州、县市区也普遍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上下协同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二)完善制度体系。省财政厅相继出台了行业协会商会经费支持方式改革和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政策、推进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实施办法、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管理办法、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三)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省政府购买服务覆盖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性服务、行业管理与协调性服务、技术性服务、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等领域。“十三五”时期,全省共完成政府购买服务项目5.36万个,资金总额 680.06 亿元。其中,安排省级彩票公益金实行政府购买康复服务,使全省1万多名0~7岁的贫困脑瘫儿童得到了抢救性康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时任副总理刘延东的高度肯定。
(四)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在购买服务业务不断扩围的同时,省财政厅通过湖南财政网、湖南财政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培育购买服务理念,组织全省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强政策学习,社会参与度逐步增强。业务管理上追踪问效,实行购买服务预算编制、负面清单管理、年度绩效评价等。
二、电子财政一体化工程实施为购买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战略机遇
(一)筑牢绩效管理理念,以信息化手段促进购买服务行为回归政策本源。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中比重较大,随着政府购买服务规模、覆盖领域的不断扩大,规范购买服务行为,改革政府传统的“养人办事”支出方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加强资金和服务过程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公众满意度,规避执行偏差成为了现阶段购买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风险点。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技术应用日趋成熟。2019年,省财政厅抢抓电子财政一体化工作的战略机遇,启动了政府购买服务全流程电子化信息系统建设布局。
(二)围绕机制创新,构建购买服务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是构建政府购买服务外网信息平台。2018年,依托湖南政府采购网建立了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设置政策法规、经验交流、事业单位购买服务改革、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等8个模块,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维度业务宣传体系。二是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预算源头管控,实行“项目申报、预算统筹、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信息公开”的预算管理方式,强化政府购买服务与预算编制、政府采购、支付执行、绩效管理的“政策一条龙”。三是建设运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系统。2019年,省财政厅系统依托湖南电子财政一体化体系,建成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系统,并在5个业务具有代表性的省直单位投入运行。2020年1月,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系统在省直单位全面上线运行。10月,在部分市州开展市县系统运行试点。
(三)锁定全流程绩效管理框架,完善购买服务信息系统核心业务设计。一是顶层设计与业务操作有力衔接。按照制度规范、系统支撑、服务单位三位一体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系统设计思路,在前期制度体系搭建完成的基础上,厘清业务流程需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政策制度与业务操作“同频共振”。二是财政各环节业务高度融合。该系统与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间集成,实现业务一体化融合办理。年初购买服务预算编制环节实现了服务目录、单位性质、项目名称、资金来源、承接主体类别、受益对象和绩效目标等信息一站式录入。年中执行环节实现购买服务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同一套机构、用户、权限管理,各单位的项目信息按照统一标准存储。三是系统功能齐备,公开透明。系统包括预算管理(含年初预算导入、采购目录勾稽、年中追加预算、预算审批等),项目管理(项目申报、关联采购计划、项目审核、合同备案等),统计报表(自定义统计、数据分析),信息公开(发布公告、政策法规、重要通知)等四大主要功能,实现了无纸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一站式关联政府购买服务外网信息平台,实现了“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全程贯通、全程留痕、全程可追溯,便于社会各界对购买服务工作有效监督。
(四)蓄积系统建设经验,推动购买服务信息化管理全覆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系统具备可拓展性、高稳定性、强安全性,同时促进了业务流程再造。省直单位普遍反映该系统的使用既规范了申报操作流程,又极大提高了预算编审、项目审批、合同采购、项目支付等效率,降低了单位办事成本,加强了绩效监控。省财政厅通过对省直单位2020年购买服务预算执行的统计分析,进一步摸清了省直部门购买服务项目覆盖范围、履约情况、执行进度等,为下一步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结果运用打下了基础。
三、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购买服务信息化建设为购买服务管理效能提升开启新动力
(一)强化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执行。科学的政策需要有效的政策执行才能落地。“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在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政策执行力,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全流程电子化信息系统倒逼制度完善和业务流程再造。2022年将在全省范围推广使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系统,使政府购买服务全流程电子化成为 “工作标配”。在全省范围内增强对事业单位改革、履约管理、负面清单管理和社会组织培育的具体执行操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效率提升,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服务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
(二)完善购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政府购买服务是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领域。我们将通过全流程电子化信息系统,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购买服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绩效评价指标,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探索多方绩效反馈机制、大数据建议整改机制、绩效末位淘汰与资金挂钩机制等。
(三)促进重点公共服务领域购买效益提升。坚持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改善公共服务为中心,注重服务效益,重点考虑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市场化提供方式最有效以及覆盖面、受益面最广的基本公共服务着手,推进养老、就业创业、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前教育、法律援助、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改革。同时注重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效率提升。
作者:高洁(综合处副处长 高级会计师)
单位:湖南省财政厅